多灾多难的中国P2P行业,仿佛又陷入了一片泥潭,不可自拔。
最近的风声,多少会让人想起2015年。某宝平地一声惊雷,让多少平台从业者和投资人为之震惊和颤抖。我还记得,为了应对那一场舆论风暴,团队的主要成员一天都要开许多场会,所谓“风雨飘扬”,大抵也不过如此。
整个6月份,行业“暴雷”60次(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数量之多,频率之高,外界反响之大,大概也只有2015年6月份能与之“相提并论”。伴随着媒体的推波助澜,投资人的恐慌情绪大概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唱衰声不绝于耳,质疑声此起彼伏,中国的P2P真的就完了吗?
作为一个多年从业者,至少我无法认同这样单一维度的结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用来形容当前这样的状况,或许再合适不过。
真相是什么?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2015年。按照相关机构的统计,2015年6月份“暴雷”的平台曾超过100家。这样一来,刚刚过去的6月份并非史上最疯狂。为何会在这两个时间段出现?其中并非没有关联。
当时,A股从2015年6月15日的5176点向下出现雪崩式的大跌,阶段性跌幅超过30%。在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除了股市大跌、资金面偏紧之外,世界杯的到来也未必不是影响平台资金面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抛开这些相似的外部因素之外,这两个时间爆发的“雷潮”终究是有很大不同的。2015年,平台频繁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监管部门用一种惯性的“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直接用行政命令干预平台的运作。此外,由于监管的缺失,导致平台的运营没有必要的约束,一些长期挪用投资人资金、自融的平台就像“野马脱缰”,一旦“缰绳”断开,容易造成投资人挤兑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最终演变成严重的社会事件。
但目前,我们应该看到的真相是什么?
根据网贷之家提供的数据,2017年7月份以来的近1年时间里,因为停业和转型暴露问题的平台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例多在50%以上。这个趋势显示,近期所谓的“暴雷”多数是因为平台主动调整或者寻求转型引发的,这与监管趋严、合规带来的成本上升从而导致平台经营不善不无关系。一句话概括:2015年的暴雷,多数是因为平台“作死”;而如今的暴雷,则多数是因为运营上的压力。
肿瘤毕竟分两种,一种演化成癌症,无药可救;一种是良性,切了就行了。
正因如此,虽然6月份雷声不断,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未见到类似2015年屡屡出现的社会群体事件。这其中的原因,也是耐人寻味的。一方面,投资人更专业了,成熟了(更重要的也许是心态上的成熟),能更理性地面对这些事件,也能更理性地应对和处理,以便把自身的损失和伤害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既然多数问题源自平台运营,随着平台运营水平的整体提高,在处理这一类事件时,平台显然比2015年要显得从容和成熟得多。
在这一点上,你应该可以看到这个行业的成长和进步,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别慌,等待新生
问题既然再次出现了,无论是什么原因,它终究还是无法掩盖过去。
从一个从业者的角度来说,暴雷再次出现在这个时间,并不是太意外的一件事。2015年,我们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端”掉了不少问题平台,就好像一个人发烧了,我们强行用退烧药把体温降到正常水平,但却没人去关心到底是因为什么发烧。
治标的方式终究治不了本。在退烧的时候,其实很多“暗疮”已经在更深处滋生。
当然,我们的监管层是有智慧的。2015年之后,我们开始更多地思考:这个行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它“发烧”了?用什么方法,让它不那么容易“发烧”、少“发烧”?所以,我们最终看到的是,从2016年开始,既有行业监管纲领性的“暂行办法”出台,也有具备可操作性的监管细则下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那事情就好办多了——以前你犯错,最后抱怨没人告诉你该干嘛不该干嘛。现在都给你划好线了,你如果再“越线”,那可就怪不了别人了。
于是,合规整改开始了。当然,合规必然会带来运营成本的上升,从而考验平台的持续运营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经营不善的平台倒下了,不是作恶,而是光荣牺牲——所以,并没有什么可惊讶的。放眼普天下的各行各业,这种事太常见了。
但更重要的是,监管政策完善了,存心作恶的平台也就没那么自在了。没法作恶了,以前的窟窿没法填补了,那自然,问题就出来了。
这些,放之整个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其实就是一个“挤脓疮”的过程。这是这个行业早期“不规范饮食作息”积累的“恶疾”。只不过,在不了解情况的人看来,这个过程显得有些惨烈。我用“刮骨疗毒”来形容其惨烈程度,或许有些过分,但我想表达的是,也许只有用“刮骨疗毒”这样的姿态和决心去对待,新生才能成为可能。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既然是“脓疮”,那总有一天要挤掉吧?不然,就真的成癌症,无可救药了。
治病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别慌,等挤掉了这些“脓疮”,新生的中国P2P,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