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2019未来产业峰会”成功召开

  2019年1月6日-7日,“张江•2019未来产业峰会暨新兴产业百人会年会”在上海张江科技城成功召开!本次峰会由新兴产业百人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协办,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和赛迪(上海)先进制造业研究院承办。并获得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的支持。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技术的不断突破,以新兴技术为支撑的产业变革,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经济质量变革,以及以制度创新激发的经济效益变革,正在我国形成一条良性的创新生态链,助力我国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能否抓紧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培育起支撑未来和世界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直接决定着各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决策分工。本次峰会的目的是为更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更好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科技创新的前瞻布局,聚焦关键领域,集合精锐力量。

 

  本次峰会由百人会专家闭门会、开幕峰会以及专题论坛组成。出席本次峰会的嘉宾主要有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领导、地方政府领导、海内外院士及知名专家、新兴产业新锐企业、智库组织、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媒体代表等,共计500余人。上午进行的开幕峰会以“变革创新 拥抱未来”为主题,由新兴产业百人会副秘书长、中信集团业务协同部总经理助理周巍主持。

  开幕式环节

 

  · 加大新兴产业战略发展力度,推动向数字化与智能化跃进。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管小军首先上台致欢迎辞,热烈欢迎到场的各位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共聚上海张江。管小军副区长就浦东新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享了浦东形成的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蓝天梦等若干具有优势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同时,管小军副区长提出,希望通过此次峰会可以充分调动产业创新主体企业的积极性,着力创新商业模式,集中突破关键技术,加强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为上海浦东开拓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提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实现重点区域整体转型,努力为新兴产业腾出空间和资源。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吴金城出席峰会并致辞,对此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吴金城从两个维度回顾了上海产业发展的历程,从时间维度的角度,上海经历了三次比较明显的产业转型升级:第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培育发展汽车、钢铁、石化等六大支柱产业,助推上海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第二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浦东的开发开放,引进了一些新技术、新产业和国外的资本;第三次是二十一世纪,抓住了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并通过举办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吸引了特斯拉等标志性的项目成功落沪,同时也引进了一些民营科技型企业,包括BAT、小米、网易、科大讯飞等企业。从产业发展的维度,吴副主任总结了上海从轻纺工业到重工业化再到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且提出未来要统筹重点布局,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深化长三角产业的信息化合作,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和经济密度,实现重点区域整体转型,努力为新兴产业,产业生态圈的完善腾出空间和资源。

 

  · 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努力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出席峰会并致辞, 王总经济师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将坚持以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时,王新哲表示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持续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第二是着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第三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第四是激发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放管扶改革;第五是是更大力度对外开放发展,全面深入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

  新兴产业百人会-浦东新区经委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会上,新兴产业百人会与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期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聚焦关键领域,集合精锐力量,以争取尽早取得重大突破,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主旨演讲环节

  · 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

  主论坛上,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发表了题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数字经济的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改变信息资源到大数据,第二个来源是信息经济到数字经济。其次,杨学山讲解了数字经济的本质,阐述了决定着数字经济发展的四个因素。最后杨学山提出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表明了当前的重点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是长期的主题,理论和制度建设是短板。

  · 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发表了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的主题演讲。倪院士首先提出网信领域国产自主可控替代的目标是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并指出如果中国要成为网络强国和社会现代化国家,并要有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那么中国的经济不仅是看得到的ICT的部分,还有所有其他经济依赖于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等。此外,倪院士表明网络安全核心是技术安全,网络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有“安全性”和“可控性”这两方面要求,可控性对于传统安全来说并不太重要,但是对网络安全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倪院士主张推进新的制度,即多维度测评,通过自主可控测评,获得科学、客观的结果,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 人工智能创造未来产业价值之路

 

  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就人工智能的热潮,阐述了未来人工智能对于产业的价值之路。张建伟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新发展, 如计算引擎、图灵测试、机器人写诗和AI主播等都变成了现实。张建伟提到人机越来越多的融合在一体,人们现在越来越关心的是真正有用的机器人和真正有用的人工智能,比如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帮助企业提高盈利效率的,帮助产业留在中国的和中国制造重大的需求等。张建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一方面通过用跨模态的方法发展机器人所谓的智能记忆,达到人机共融,这对于医疗健康、神经科学、未来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就是实现具有操作的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在机器人应用的瓶颈里让机器人使用多传感器,实现快速灵巧地操作和解决更多自动化的问题。

  · 视觉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新趋势

  商汤集团副总裁柳钢就新兴产业百人会的主题, 分享了视觉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新趋势。柳钢首先阐述了在过去几年里作为视觉的人工智能应用出现的创新和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出现的新趋势。柳钢表明从2012年开始,人工智能有了新一波的浪潮,随后在整个移动互联网之后,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的科技浪潮正在兴起,不管是机器人领域,还是语音识别、图象识别、认知与推理,更多讲的是万物与智能相联的时代。柳钢表示智能的应用所产生的功能一定在一个特定的领域比人要做的好,原因是现在的人工智能研究已经从过去的作坊式、实验室式、学术团体式的研究,迈进了一个工业化的研究,并且未来的人工智能研究一定是工业级的推进方式。同时他还提出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一个新趋势是平台化,并能让产品在这些平台有所兴起,比如AI超算平台,传感器平台,增强现实AR平台,身份认证平台,智慧城市平台,人工智能芯片平台等。

  · 张江科学城:新生态,新未来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鲍纯谦代表张江集团分享了张江的改革创新和产业发展。鲍纯谦表示张江科学城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 张江见证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历程,也见证了上海科技产业和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张江以集成电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国闻名,拥有了上海“硅谷”和中国“药谷”的称号。面向新的时代,张江集团决定在生物医药和半导体产业的良好发展基础之上,不断迭代现有的产业,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跨界融合,以“E产业(数字信息)”和“医产业(生命健康)”为基础,沿互联网+、智能化+、数字化、精准化升级,着力构建全国乃至全球新产业的培育之地。鲍纯谦还表示,未来张江还将在数字信息与生命健康两大基础之上,构建一座创新高地——张江人工智能岛。

 

  下午进行的是本次大会的专题论坛,主题为大健康与人工智能,会议由新兴产业百人会运营总监侯雪主持。

 

  领导致辞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王卫明出席论坛并致辞。王司长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全球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着新机遇、新形势,从创新发展的机遇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新技术多点突破,融合互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技术拓展升级,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网络形态不断涌现,产业正在加速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融合方向发展。传统的创新方式正在逐步成为历史,产业创新也变的更加开放,产业协同、跨界协同、跨境流动也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王司长表明未来将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的建设;二是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创新突破;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四是提高新兴产业国际合作水平。

  主题演讲

  · 基于语言的人工智能:迈向认知与通用人工智能之路

 

  主讲嘉宾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的邓志东,在此次演讲中主要分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邓教授阐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已成为产业通用赋能工具和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正在变革技术、赋能产品、渗透产业、重塑社会,加速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其次邓教授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不仅缺乏人类举一反三的小样本学习能力和对目标的认知理解能力,而且不能有效利用常识与记忆,也不能进行基于知识的因果推理;最后邓教授主张通过将深度学习与无监督学习、概率或模糊图模型(知识图谱)进行深度融合,让下一代人工智能拥有自己的语言,并能根据数据和常识进行自主学习,认为这是探索认知智能与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路径之一。邓教授相信新一代认知智能与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将重塑技术与未来产业,给经济社会带来重大变革,是真正的颠覆性重大前沿技术。

  · 关于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落地难的几点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光在此次峰会上分享了一些他们的工作和一些关于人工智能落地方面的思考。杨教授介绍了他们利用深度学习的工具和医院做的一些合作, 一个典型的应用就是做了一个前列腺的工作, 从一开始的腺体分割到癌灶识别到良好恶性鉴别到最后的风险评估,整个过程都用深度学习来做,最后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他表示这个方式也会存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比如不同的疾病怎么样进行覆盖,医院对于深度学习的接受还不如传统的自主学习,以及其他非技术性的问题包括知识产权医保的配套措施等。最后杨教授总结到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是医学影像领域中最有力的工具,它的落地是需要政府、机构、医院和企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的落地,可以结合具体设备、应用渐进式地进行,而人工智能的全面落地需要行业本身在整体架构与平台上做更多的思考。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头戴显示关键技术及应用

  北京理工大学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涌天,在此次峰会上向嘉宾汇报了他们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头戴显示关键技术方面的一些工作。王主任认为头戴显示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里面最重要的信息呈现方式,包括虚拟现实的沉浸式显示和增强现实的显示。王涌天主任的研究团队借助新型光学技术,如自由曲面、平面波导,创新性地提出了自由曲面无缝拼接的方法,用多层焦面、空间广场等方法来实现焦面位移的显示,最终实现超轻薄和真三维的显示。

 

  王主任还汇报了他们成果的应用,他们将研制的系统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医疗等各个方面,满足国家的多种需求。与联想公司合作,做航空发动机的维修辅助方式;与众多医院合作,把他们的增强现实用于手术。此外,王主任相信,当VR/AR眼镜做的非常轻、非常薄,解决好用电、隐私这些问题,并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这种增强现实,在导览、导航、导游、导购各个方面有非常巨大的应用潜力,完全可以取代手机,成为下一个应用终端。

  · 践行高质量发展,助力制造强国-海尔COSMOPlat创新与实践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智能制造总经理、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维杰分享了海尔这些年在工业制造和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的一些实践。张维杰总经理表示,海尔的探索是从它自身的战略要求跟自身的战略实施开始的,特别是以企业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探索积极实现。海尔经过了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一个转型,最终不变的就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打造一个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转型的路径,率先自身实现了一些成果和验证。海尔不断从技术到模式再到平台进行持续性探索,为了实现智能制造的持续升级,其转型的核心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模式,分别从硬件定制、方案定制和生态的定制方向。张维杰表示海尔的平台建设一定是开放合作,共建共创共享。平台愿景就是要为世界贡献一个全球引领的大规模定制模式,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生态品牌平台,成为国家名片,同时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播种机。

 

  · 生物银行与数字医疗

 

  生物医学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芯超生物总经理郜恒骏来此次大会探讨了生物方面的创新和未来的发展。郜恒骏首先对生物银行进行了简单的科普,生物银行就是把正常状态的血样本、细胞样本等保存起来,为了未来给身边生病的人使用。郜恒骏表示当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链,首先是样本库,根据样本库的样品开展主序的研究,最后产生大数据,通过生物信息的办法去挖掘找到跟诊断和药物靶点相关的靶标,然后找到靶向药物,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实现精准化的医学。这个产业链中生物银行是源头,但是中国现在的生物银行处于初级阶段,如何从样本到真正实现样品变成产品,这个路是非常漫长的。郜恒骏表示现在生物银行作为国家安全问题提到了非常高的高度,国内对生物银行的研究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相信中国样本库一定能走在世界前列。

 

  · 人工智能与基因检测

  Illumina中国公司信息学产品部总监唐顺江作为此次演讲嘉宾,介绍了基因测序和人工智能碰撞的火花。唐顺江表示他们的基因测序能够快速精准找到基因突变的位点,通过这个位点精准地给到他们的病患以精准的药物,而不是泛泛的一种治疗癌症的药物,这样能够更好地治疗他的癌症,这就是基因检测在癌症治疗上重大的一个意义。同时,唐顺江总监认为当医生要真正给用户提供精确性的诊疗方案时,知识的日新月异以及临床上的大数据给医生带来了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人工智能就能够在这之间架设一个有效的桥梁,它能够通过人类自然语义识别。这个机器学习的技术,还包括它可以通过一个深度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够把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整合成一个对医生来说有用的,而且是经过优先级排序的顺序,能够快速给他们的医生提供一个诊疗的报告。最后他希望通过解码基因组的力量改善全人类的健康,利用人工智能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造福于全人类。

  · 医疗机器人对康复医学的促进与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大艾机器人董事长帅梅给大家呈报了医疗机器人对于康复医学的积极影响。帅梅表示大艾外骨骼机器人能够让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重新健步如飞。这个机器人在2010年左右开始研发,经过了近千次的设计和改进,现在成为中国第一个取得CFDA注册证的外骨骼机器人。这项成果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和产业化方向。帅梅表示大艾为康复行业贡献了很多,尤其是对于家庭来说,康复了一人,幸福了全家,而且解放了全家。

  本次论坛为促进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海内外院士、知名专家就最前沿的技术发表了精彩演讲,新兴产业新锐企业围绕“人工智能”和“大健康”两大主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为现场听众奉献了一场丰富的思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