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歌神”张学友的全国巡回演唱会上接二连三发生逃犯落网的消息,网友们在欢欣鼓舞之余,也赋予了张学友“逃犯克星”的新名号。玩笑归玩笑,在这些逃犯落网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呢?张学友本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坦言,功劳不在他,在于国家技术的进步。而张学友口中的技术,指的就是基于大数据的人脸识别技术。

在张学友演唱会所到的多个城市中,演唱会现场安防所采用的人脸识别技术部分来自一家公司——云从科技。作为一家落户广州的初创企业,云从科技以雄厚的团队实力迅速发展成为国内人脸识别领域的佼佼者,而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大数据抓捕,正是该公司在城市安防领域的拳头业务。近日,该公司副总裁伍楚芸接受了本报采访。

镜头前的伍楚芸显得十分干练,由于公司在全国多个城市都设有研发中心,她已经习惯了每周往返于各地间的奔波忙碌,接受采访的时间也是在百忙中才挤出来;作为后来加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她帮助公司在外界树立起了更多元化的形象,“最开始外界对我们的印象就是一班科学家在做人脸识别技术,现在我们不仅有技术,也更加地商业化和多元化发展,这都要归功于国家的重视。”伍楚芸说。

云从科技伍楚芸

初出茅庐的“国家队”01

云从科技于2015年成立,是一家孵化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的初创企业,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中科院各大研究所、全球顶尖学府及研究机构。在企业成立之前,这个团队就已经是中科院最大的人脸识别团队,创始人周曦曾带队多次斩获国际大赛桂冠;而在公司成立后,云从科技也与公安部、民航总局、中科院、四大行、证通股份、中国邮政、中国联通建立联合实验室,推动人工智能产品标准的建立,受邀参与数十个人工智能及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因此他们也被外界冠上了人脸识别“国家队”的美誉。

伍楚芸告诉记者,在这些亮眼的荣誉背后,公司在初始阶段实际上经历了漫长的痛苦期。“当时我们的创始团队就是看到了人脸识别技术市场化的巨大潜力,才决定从中科院出来创业,但是从技术到落地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团队成员又都不熟悉商业化运作,那是一段蛮痛苦的摸索过程。”

人脸识别数据计算展示厅

如今的云从科技已经成为银行业第一大人工智能技术供应商,在三年前公司刚成立时,银行业就是他们技术落地的第一选择。“以前银行柜台都是人工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但随着业务量增长和客户服务的多样化,采用更为先进快捷的识别方法势在必行,所以我们第一个落地方向就选了银行业。”伍楚芸说,为了拿下这块业务,创始团队前后努力了两年,在银行对面60米的小出租屋里面没日没夜加班,中间经历写方案、参加竞标、上线测试、问题调试等环节,才最终拿下了中国银行总部的合作合同,开启了公司在银行业的发展蓝图。

在当时而言,外界对于这支国家队很高的期望值,这无形中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压力来源。

“当时我们的技术都是国有的,没有任何外资成分在里面,外界自然抱着更高的期待。但三年前人工智能其实还没到蓬勃发展的阶段,大家创业时都是很懵懂的状态,就好比20年前做互联网一样,加上当时的初创团队都是清一色的科学家,商业经验缺失,也不懂怎么去竞标和找客户,刚开始那一年多想找到第二个行业的客户都是很困难的事。”伍楚芸说道。

政策+人才带来飞跃契机02

伍楚芸告诉记者,她是去年才加盟云从科技的。原本是在一家传统的IT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伍楚芸,很早就嗅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潜能,而云从科技的横空出世让她看到了机遇,于是她便带着自己丰富的IT经验和企业咨询经验前来加盟。“当时公司已经有很多视觉方面的研究,加上技术实力基础扎实,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在她看来,懂业务,会销售的商业型人才是这家初创企业所急需的。“最初我们公司只有科研团队,大家都是搞技术的,平时埋头搞科研,技术是很牛了,但不会去向外界推销自己,没法让客户知道我们的技术能给对方带来哪些价值。”

人脸识别实验室呈像

伍楚芸坦言,公司在刚开始创业那两年,找人确实是很大的一个困扰。“当时来说,要让技术产生价值,我们是必须扎根到每个行业里面去的。就像我们做银行柜台,只提供人脸识别一个技术是不够的,要深入到他们的日常业务当中,去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让客户知道你真的可以为他们带来工作上的便捷。所以就需要有一批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人才。”

在当时并没有这样两者都兼顾的现成人选,公司只能一边内部培养,一边从外部发掘,“一方面让科学家里面有商业感的人往前走,一方面让有一定技术素养的商业人才往后走,当两条路最终汇到一起,才形成了发展的桥梁和契机。”

而到了2017年,云从科技就迎来了这样的契机,随着国家对于人工智能的不断重视,云从科技真正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人脸识别实验室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了云从科技承担国家重大工程——“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任务。伍楚芸说道,对于公司来说,这就像是一道曙光,不仅肯定了公司前面所做的所有努力,而且起到了一个巨大的助推作用,让公司可以往更多的领域拓展业务。“当时我的感觉是,人工智能行业要迎来爆发了,国家在政策方面对于企业的支持,是这个行业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

外界看来,云从科技是幸运的,刚成立两年就遇上了国家层面的政策红利,但在伍楚芸看来,这份幸运背后有着外人看不到的积累。“我们的公司虽然是2015年才成立,但核心技术团队实际上2006年就已经成型了,我们的创始人周曦还在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的时候就带领科研人员在做这个人脸识别技术的积累,期间多次获得国际比赛金牌,到2015年觉得这个技术可以产业化了才开始创业,实际上前期的积累是很漫长的。”

从最初不到20人的研发团队到如今超过700人,云从科技这支“国家队”终于让外界刮目相看。

因演唱会而意外走红03

作为一家人脸识别技术公司,云从科技的客户大都是政府机关和企业,但这项技术今年却因为张学友演唱会而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多名在逃犯接二连三栽跟头,被捕地点却又很统一,都是在参加张学友各地演出会时被现场安防系统识破,“张学友演唱会”也顺理成章成了网络热门话题。

而在这个不可思议的现象背后,就有云从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在提供支持。“我们除了最开始的银行业务以外,另外一大业务就是安防领域的人脸识别了,通过抓取入场人员的面部特征,再跟公安系统的黑名单进行比对,就有可能达到准确抓捕在逃犯的需求。”

人脸识别技术运用在机场安检系统

对于公司以这样的方式意味成为“网红”,伍楚芸笑言,偶然当中也有必然。“刚好今年张学友的演唱会开得比较多,而他的歌迷范围又很广,这客观上为抓捕在逃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当时我们公司上下确实还是很振奋的,毕竟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这项技术在不同的领域都落地开花,这也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一项技术要落地才能真正产生价值。”

通过提供人脸识别技术和配套解决方案,助力公安机关开展大数据抓捕,保障民众安全,是云从科技一直以来都在推进的主要工作,伍楚芸坦言,演唱会的安防系统只是其中的一项场景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有更多的安防场景是没有呈现到公众面前的,“除了广东,现在很多其他省份的公安系统也都应用到了我们的人脸识别技术,我们也在机场、火车站等其他公共场所应用了相应的技术协助抓捕在逃人员,很多数据都没有对公众公开,但实际上安防领域的工作我们一直也都在开展,演唱会这个场景刚好今年集中展现了成效,才会形成这样爆发的社会效应。”

集中力量让生活更安全便捷04

在采访中,伍楚芸多次强调,云从科技不仅仅是一家人脸识别技术公司,而是将技术和配套解决方案同时提供给客户的人工智能企业。对于目前国内人脸识别公司百花齐放的格局,她显得很乐观。“人工智能这个行业未来的市场是非常大的,我们也不可能覆盖城市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而且每家公司的业务侧重点都是不同的,客户在选择合作时可以有更多样的选择。”

而伍楚芸认为,最重要的是目前国家战略往人工智能方面倾斜,这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契机,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大家其实都是在往同一个大方向努力,共同推动国家的进步。“大家可能觉得我们人脸识别做得比较多,但事实上我们除了做人脸识别,现在也在做人体识别、语音识别、车辆识别、人机交互等业务。而每家企业的战略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像我们在银行业务方面比较强,可能在其他行业是另外一家公司做的比较强,这都是正常的,每个公司走的路都不一样,因为这个市场潜力太大了。”

人脸识别技术运用在安防系统

以云从科技为例,成立至今,他们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首个刷脸支付原型系统、首个商用人脸识别远程开户系统、智能图像侦查仪、人脸识别自助通关机、公安千万级人像检索机、人脸识别智能人员管理系统、大规模动态人群特征检测系统⋯⋯在人脸识别这个领域,云从始终在往“更领先,更精准”的方向上努力,如今无论是在哪个应用场景,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和抗干扰能力都在提高。伍楚芸告诉记者,以后除了脸部识别,还可以通过人的肢体动作和行为习惯来提高识别率,从最初需要用户主动配合脸部扫描到系统自动识别,他们在技术层面始终在进行优化,“无感”体验才是未来的主流。“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要让大家觉得舒服,不用刻意去配合。”伍楚芸说道。

对于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机器人研发热潮,伍楚芸则表示,他们不会刻意去借助机器人这个载体。“当我们把技术和配套解决方案整合起来的时候,这个载体不一定必须是个机器人,它可以是手机,是咖啡机,可以是任何能够实现交互的端口,我们更看重的是载体后面的东西。”

人脸轨迹追踪系统

一直以来,云从科技都是一家目标性很强的企业,一旦某个技术成型,他们就会开始研究往哪个领域投放,并勾勒出一个可以应用到技术和配套方案的工作场景。伍楚芸告诉记者,目前来说,云从的主要业务有智慧银行、城市安防、交通安检、智慧教育、智慧园区和智慧楼宇等板块,“目前我们就是集中力量做这几个领域,将我们有限的资源和能量最大化分配,用人工智能技术去帮助更多的行业,在保证城市安全的前提下,让民众在生活中能感受到更高的便捷度。”

而作为非科学家出身的公司高层,伍楚芸说自己也一直学习技术的路上,“我有管理和咨询方面的经验,但技术这块肯定还是要继续学习,大家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有利于以后将技术更好地落地。”作为初创公司,工作压力始终很大,但她也乐在其中,“公司这两年发展很快,我们是幸运的,要好好把握这个发展契机。”